典型症状就是:1.开头冗长,言之无物;
2.背诵所谓“模板”、照搬“范文”,造成文不对题;
3.通篇内容空洞,未能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描述和归纳(小作文)或论述(大作文)。
根据症状的分析,发现主要病因有两方面:
中文写作思维惯性 许多考生习惯把文章的开篇辞藻华丽,大篇大论却没有进入主题,又或者是因为受到误导而依赖“模板”、“范文”内的格式和句型,却忽略了考试题目中实际的作文要求而导致说“废话”。中文里这种由大及小、由远及近的迂回做法常导致观点不清晰,从评分标准的第一点来说,基本上属于是“无用功”。英文采用直线型切题的写作方式,开门见山很重要,把最重要的观点放在最前面,然后辅助以数据、论据等,这样可以确保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内完成沟通的交流目的。
错误领悟题目要求 按照官方资料的说法,小作文要求“考生能否有效地找到信息中关键的内容并对之进行描述和写作”,考的是描述能力。在短短的150字左右的篇幅内,如果要把图表内的每个信息都进行描述是不可能、也是不必要的,关键的是要把这些信息分组,然后挑出最重要的信息(比如最高的、最低的等)突出表述,最后进行归纳总结、简述趋势。
大作文方面,官方资料说考察“论点是否切中题目的要求、论证过程是否完整、论点是否得到论据的支持;考生的观点是否清晰和有效”,考的是论述能力。其实,任何考试作文题考的都是写作能力,而不是考你的观点有多么正确。正所谓“论之有据”。此外,要把观点表述得“清晰有效”也很考功夫。英文写作中注重言简意赅,特别是在篇幅有限的考试写作的环境下,更需要考生将自己的观点提纲挈领地表述出来,并通过使用主题句(每段的开头或结尾)或者是标志性词汇(如“the first/second/…/last reason is”等)来清晰明了地指示出自己的观点。
针对此病,对症下药:
平时多进行英文阅读,重点可以看看两类文章,一是经济类的,看看人家是如何把数据进行分组、对比、归纳的,二是观点性的,学习人家如何呈现和分析观点。最关键的是不要光看就算,要做有心人,把文章中实用性的句式、词汇、表达方法摘抄下来,这样才能日后为我所用。
在考试的时候不要吝惜分析题目的时间,花5分钟好好看清题目要求,把握好“写作任务”到底是什么—特别是大作文,把文章稍作计划再开始下笔,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